永光化學榮譽董事長陳定川於「2022經濟倫理論壇」致詞時表示,希望政府及早因應歐盟碳價規定。圖/淡江時報提供
永光化學創辦人陳定川,日前出席「2022經濟倫理論壇」,於淡江大學台北校園與母校國際企業系師生,一起探討經濟倫理議題。
永光化學與淡江大學國企系共同舉辦「2022經濟倫理論壇」。淡大學術副校長許輝煌(前排左起)、永光榮董陳定川、淡大國企系系主任孫嘉祈、淡大國企系教授劉菊梅、政大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施文真、淡大產業經濟系教授林佩蒨。圖/淡江時報提供
永光化學榮譽董事長陳定川為淡江大學傑出校友、首位名譽博士。為協助政府深入探討台灣所面臨的各種經濟問題,並提出可能的解決之道,自2010年起,與淡江大學國企系產學合作,每年透過發表論文及舉辦經濟倫理論壇。同時,支持母校於12月1日創設經濟倫理研究中心。
近三年來,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使得經濟與社會永續性方面的議題,備受國際社會重視。為此,「2022年經濟倫理論壇」主要探討「環保法規嚴格程度對產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」及「全球碳定價與碳邊境調整措施之推動現況與趨勢」兩項議主題。
陳定川致詞指出,永光化學於1972年創立,開始做染料。當時,染料屬高污染產業,身為基督徒企業家,他深切體認,企業不能只求獲利,更要善盡企業社會責任,而將「環境保護」列為首要之務,不惜投入大量資源,用心研究,不斷改善製程,積極節能減廢。1996年,為台灣第一家化工業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。
時至今日,越來越多國家重視環境污染,加嚴環保法規及要求。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林佩蒨於論壇中指出,具高污染性產業在環保法規嚴格國家生產,因產生較高污染管制成本,或受到政府採限縮產能來減少污染,因而大幅降低產品出口競爭力,導致部分企業外移到法規較鬆散的國家生產,亦即所謂的「避風港效應」;部分具遠見、有前瞻性的企業,則選擇投入研發創新技術,改善製程、增進廢棄物處理能力,反而讓產品更具競爭力。永光持續推動綠色化學、生產綠色產品,致力追求企業與環境永續,而能夠根基穩固,屹立不搖,就是最佳例證。
由於氣候變遷加速地球暖化、全球各地水患、風災及森林大火頻傳,溫室氣體減量成為當今重要課題。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施文真在論壇中,詳細解說「碳關稅」、「碳邊境調整措施」,並剖析各國發展「碳定價」的趨勢與發展。
施文真建議,國內業者應按照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法規要求,進行產品碳含量盤查,並建請政府實施碳定價措施,未來才有足夠籌碼與歐盟國家(或地區)展開談判豁免,或減低我國產品受此機制的管制與衝擊。
陳定川認為,碳關稅、碳計價的議題對企業經營十分重要,如不能提早因應,日後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他鑒於歐盟國家已為環保議題訂定很多規則,希望我國政府要跟上腳步,協助產業預做準備,加速與國際接軌。
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林佩蒨教授發表「環保法規嚴格程度對產業出口競爭力的影響」。圖/淡江時報提供
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施文真教授以「全球碳定價與碳邊境調整措施之推動現況與趨勢」為題發表演說。圖/淡江時報提供